白菜很多地区都有栽种,是我国种植最多的蔬菜之一。秋冬正是种植白菜好时节,但是白菜上容易出现各种病虫害,严重影响白菜的品种和产量,那么该如何防治?下面一起来了解下。 白菜种植过程中常见的病害有哪些? 白菜种植过程中,细菌性病害最易发生,也是最难防治的,这类病害有软腐病、细菌性角斑病和黑腐病,它们可在白菜生长的各个时期发生,危害其茎秆、叶片和根系。 1、软腐病 在白菜整个生育期都能发生,分为基腐型、心腐型和外腐型,白菜得了软腐病后,一般从基部开始发病,病部变软、腐烂,严重时根部溃烂,流出粘液,并散发出恶臭味。 2、细菌性角斑病 该病主要发生在白菜苗期至包心期,危害外层叶片,会出现大小不一的不规则角状斑,叶面病呈现褐色油渍状,如湿度较大时,白菜叶背病斑上会溢出白色菌脓,若环境比较干燥,那么会开裂或穿孔。 3、黑腐病 该病在白菜各个时期均可发病,成株期发病,首先从边缘病变,先是黑褐色病斑,有时会沿叶脉扩展,形成大面积黄褐色斑,形成叶帮染病,或者是中肋呈淡褐色,叶片歪曲,植株发黄,外叶干枯脱落,严重时植株倒瘫。 防治措施 很多农户知道铜制剂是防治细菌性病害是十分有效的,但是对于部分叶菜来说,尤其是白菜,对铜离子十分敏感,铜制剂使用稍有不慎便会出现烧叶或斑点等药害现象,直接影响白菜的产量和品质,无机铜药剂的影响程度大于有机铜药剂。所以防治时可以采取以下几点: 1、合理密植,雨后排水,保持土壤通透性。施足底肥,增施磷钾肥,增强苗势。且及时清除田间病残体,减少病原体。 2、种子可选用以下药剂处理:中生菌素。 3、药剂防治可以选用:2%春雷霉素、乙蒜素、47%春雷·王铜,不用担心出现出现药害。
饲料保存大有学问,若是保存不当给鸭子食用会引起黄曲霉素中毒,能够损伤鸭子的肝脏甚至导致死亡。那么黄曲霉素中毒有哪些症状呢?如何避免中毒现象的发生呢? (一)临床症状 雏鸭一般为急性中毒,病程短,症状多不明显就突然死亡。病程稍长的表现为食欲废绝,生长迟缓,发育不良,脱毛,黄疸,不断鸣叫,步态摇晃,严重破行。腿和脚皮下出血,呈紫红色,死亡时头颈呈角弓反张,死亡率可高达100%。 成年鸭对黄曲霉毒素的耐受性比雏鸭高。表现为渴欲增加、腹泻、排出白色或绿色稀粪。亚急性、慢性中毒病例,仅见食欲减少,消瘦,衰弱,贫血,表现全身恶病质现象。 (二)病理变化 急性中毒的肝脏常肿大,色泽苍白变淡或呈淡黄色,有出血斑点;胆囊扩张;肾脏肿大, 泽呈淡黄色;胰腺有出血点;胸部皮下和肌肉常见出血。亚急性和慢性中毒病例,肝脏硬化,肝脏中有白色小点状或结节状的增生坏死病灶;肝的颜色变黄,质地坚硬而脆。病程较长者,心包腔和腹腔常有积水。根据临诊症状和病变,可作出初步诊断。必要时,可将饲料送实验室作人工发病实验确诊。 (三)防治措施 1.预防 ①做好饲料的保管贮藏工作,保持干燥、通风和低温,防止饲料发霉或霉败,特别是温暖多雨季节更应注意防霉。 ②饲料仓库如已被黄曲霉菌污染,可用0.05%~0.5%过氧乙酸水溶液喷雾,或用福尔马林熏蒸,以消灭霉菌孢子。 ③为了防止饲料发霉,可在每吨饲料中加入75%丙酸钙1kg。 ④中毒病鸭的组织器官内都会含有毒素,加热煮熟均不能破坏毒素,不能作动物性饲料,更应禁止食用,应深埋或烧毁。 2.治疗 本病目前无有效药物治疗。鸭如果发生黄曲霉毒素中毒,应该立即更换饲料。 因此养殖户应当保存好饲料,避免饲料发生霉变造成损失。若是发现饲料已经霉变了,应当立即处理不能用于饲喂。
干腐病菌是一种弱寄生菌,只能侵害衰弱植株,一般树龄较大、管理粗放及树势弱的果园,发病较重。 桃树干腐病大多发生在树龄较大的桃树主干和主枝上。发病初期,病斑以气孔为中心突起,暗褐色,表面湿润。下面一起来学习了解下桃树干腐病有哪些症状?如何防治?桃树干腐病有哪些症状?发病初期,病斑以气孔为中心突起,暗褐色,表面湿润。病斑皮层下有黄色黏稠的胶液。病斑长形或不规则形,一般局限于皮层,但在衰老的树上可深入到木质部。以后发病部位逐渐干枯凹陷,黑褐色,并出现较大的裂缝。发病后期,病斑表面长出大量的梭形或近圆形的小黑点(子座),有时数个小黑点密集在一起,从树皮裂缝中露出,大小一般为1~8毫米。多年受害的老树,造成树势极度衰弱,严重的引起整个侧枝或全树枯死。如何防治?(1)加强栽培管理在桃树丰产后,增施有机肥料,增强树势,提高抗病力。冬季做好清园工作,收集病死枝干集中烧毁。及时做好树干害虫的防治工作,减少伤口,防止发病。(2)刮除病斑此病为害初期一般仅限于表层,开春后要加强检查,及时刮除发病部位。刮除后,用402抗菌剂50倍液或40%福美胂可湿性粉剂50倍液消毒伤口,再外涂波尔多液保护。(3)药剂防治发病较重的果园,在桃树发芽前,喷40%福美胂可湿性粉剂100倍液,或用402抗菌剂100倍液涂刷病斑,杀灭越冬菌源。生长期喷50%多菌灵可湿性粉剂800倍液或50%硫悬浮剂500倍液。在喷杀菌剂时,要全面喷湿主干和大枝,以保护枝干,防止病菌侵入。经常有人会把桃树腐烂病和桃树干腐病混为一谈,其实这两者是两个不同的病害,大家一定要注意区分,平时也要做好栽培管理工作预防这些病害因素的发生。
柿子味道甘甜可口,营养丰富,是很受欢迎的水果。柿树寿命极长,是一种能够多年生长、并且持续高产的果树,很多地区有种植。在柿子树生长过程中会出现虫害危害,那么柿子树的虫害有哪些?下面一起来了解常见虫害危害症状及防治方法。1、柿烘虫危害症状:柿烘虫也被叫做柿蒂虫,也是柿树常见的一种虫害,对于果实的危害巨大,幼虫从果实的根蒂部位钻进果实之内,开始啃食,根蒂部位会有明显的虫孔和幼虫的排泄物,果实也因此开始发黄变软,后变黑干枯、直至纷纷落果。防治方法:(1)在冬春季刮除枝干上的粗老翘皮,并且集中烧毁,从而消灭越冬幼虫。(2)幼虫开始越冬之前,给柿树绑上草环,防治幼虫侵入树皮,减少虫源。(3)在5月下旬及7月中下旬,两代成虫盛期,喷洒20%杀灭菊酯EC1500倍,或使用30%桃小灵1000倍液防治。2、柿棉蚧危害症状:对于柿树的果实、叶片都有很强的破坏性,被害处初呈黄绿色小点,后逐渐扩大成黑斑,使果实提前软化脱落,降低产量和品质。对于果实的品质和产量都有很大的影响,严重的会造成枝条枯死,叶片提前掉落。防治方法:(1)在越冬期结合防治其他害虫刮树皮,或用硬刷刷越冬若虫。(2)在柿子树落叶之后或者发芽前,喷洒3~5波美度石硫合剂或45%晶体石硫合剂20~30倍液、5%柴油乳剂,消灭越冬若虫。(3)可以加强利用天敌防治,像黑缘红瓢虫和红点唇瓢虫都是很好的天敌。3、枯叶夜蛾危害症状:是吸果夜蛾类中的一种,果实受害后,果面上留有针头大的小孔,果肉失水呈海绵状,颜色变褐、松软、后腐烂脱落。防治方法:(1)设置高压汞灯,诱杀成虫。(2)用果醋或酒糟液加红糖适量配成糖醋液加0.1%敌百虫50倍敌百虫液中,一天后取出晾干,再放入蜂蜜水中浸泡半天,晚上挂在果园里诱杀取食成虫。4、柿星尺蠖危害症状:幼虫会危害柿树的叶片,会将叶片啃食成为孔洞状和缺刻状,当虫害危害严重的情况下,能够将柿子树叶片全部吃光,直接影响了柿树的生长发育。防治方法:(1)在幼虫发生的时期,采取摇动树干将幼虫振落并且杀死,在秋末或初春结合翻树盘,刨蛹灭杀,减少越冬害虫。(2)可以使用2.5%敌杀死乳油3000倍液,40%毒死蜱乳油1000倍液,90%敌百虫1000倍液进行防治。5、柿毛虫危害症状:为幼虫蚕食叶片,造成叶片空洞缺口,严重的时候,能够将整个果林叶片吃光,并且舐食果实,降低果品质量。防治方法:(1)在夜晚使用黑光灯进行诱捕,在灯的周围喷施杀虫药剂,将诱来的成虫进行杀灭。(2)幼虫大量发生危害时,喷布青虫菌6号500~1000倍液、25%灭幼脲3号1500倍液,或20%杀灭菊酯3000倍液。
很多养猪户们都知道,在猪群的养殖过程中,母猪会存在一些亚健康的现象。母猪亚健康是指无临床症状和体征,或是有病症感觉而无临床检查证据,但已有潜在发病的消息,处于一种机体结构退化和生理功能减退的低质失衡状态。那么母猪亚健康症有哪些症状?是什么原因引起的?该如何防治呢?一、母猪亚健康症的症状1、母猪窝产活仔数减少,死胎数增多。2、母猪引起的仔猪黄白痢、流行性腹泻、圆环病毒等疾病、死亡率增加。3、母猪断奶后正常发情率下降,非生产天数增加。4、母猪发生非典型猪瘟、慢性猪丹毒、隐性细小病毒、变异性伪狂犬等繁殖障碍性疾病,流产率增加。5、母猪隐性子宫炎、卵巢囊肿增多,不发情、返情、屡配不孕的母猪增多。6、母猪带有流行性腹泻等病毒,3-10日龄仔猪腹泻率增加,断奶仔猪数减少。7、公猪性欲降低,精液品质下降,精子活力降低,配种率下降,母猪怀胎率下降。8、母猪霉菌毒素中毒,各种细菌毒素中毒,死胎率、弱胎率,木乃伊胎增加。9、母猪饲料营养水平低,仔猪初生重小,死亡率升高。10、母猪体质差,有效奶头数少,母性差,都容易造成产仔率下降出现亚健康状态。二、母猪亚健康症的原因1、长期或大量使用抗生素“是药三分毒”,由于长期或大量使用抗生素,部分药物在体内产生的毒性物质或有害代谢产物必将损伤机体脏器,尤其损伤肝、肾、胃、心、肺和脾脏、淋巴等内脏器官。免疫器官损伤后,机体免疫力下降,猪群处于亚健康状态。2、饲料中的霉菌毒素霉菌毒素对猪危害严重、破坏力极强,肝、肾、脾、胃等脏器严重损伤。临床表现猪只生长缓慢、呕吐、脱肛;母猪流产、产死胎、畸形胎;母猪不发情、假发情、屡配不孕;公猪精液品质下降。猪群免疫力下降,抗体水平低,猪群处于亚健康状态。3、 病毒性免疫抑制病猪群感染蓝耳病、圆环病毒、伪狂犬、猪瘟等病毒性免疫抑制病后,会破坏机体免疫细胞,导致T细胞、B细胞等免疫细胞和脾脏、淋巴等免疫器官损伤,机体免疫力下降、抗病力下降,猪群处于亚健康状态。4、某些细菌性疾病产生毒素大肠杆菌、链球菌、副猪嗜血杆菌等细菌感染后在猪体内产生毒素。毒素长期积累、逐渐蓄积,损伤机体脏器及免疫系统,造成猪群免疫力下降。5、附红细胞体、弓形虫、寄生虫病饲养环境较差的猪场普遍感染寄生虫、弓形虫、附红细胞体等疾病,损伤机体皮肤、胃肠道、肝肾等内脏器官,导致机体免疫系统受损,免疫力下降,猪群处于亚健康状态。6、饲养管理不科学(1)饲料中过量添加重金属、微量元素也会损伤机体脏器,降低机体免疫力。(2)长期饲喂高蛋白饲料、高能量饲料,饲料营养超出机体生命活动、正常代谢和生长的需求,猪只生长过快,机体脏器负担过重,长期处于超负荷状态,免疫力下降,抗病力下降。三、母猪亚健康症的防治方法1、加强饲养管理,保证圈舍卫生。2、调整饲料配方,合理安排饲喂量。3、加强猪舍的环境控制。尽量使母猪生活在一个安静、舒适、空气质量好的环境中,母猪才能最大程度的发挥自己的潜能。4、减少免疫抑制性疾病对猪群的危害。最大程度地保持母猪群蓝耳病和猪圆环病毒II型呈阴性。这就需要一方面在引种的过程中注意母猪的检疫,建立科学合理的免疫程序,并定期对母猪所做疫苗的抗体进行监测,规模化猪场一般每季度监测一次或一年监测两次。5、建立系统、完善的保健方案,动物亚健康的核心本质是免疫力出现问题,因此要解决亚健康,必须重新构建猪群的免疫系统,增强猪只的免疫力。以上就是母猪亚健康症的症状、原因及防治方法,母猪亚健康症常常因为表现的危害不突出,症状不够集中,而不能引起养猪户的重视。长期下去将会导致一些疾病的发生,对养猪户们造成一定的经济损失,所以养猪户们一定要引起重视。
一、发生烂棒的原因分析1、菌种选择不当:错误地将在段木上栽培表现良好的菌株,不经过适应性和抗霉性试验,盲目地应用于袋料黑木耳上,由于菌种不适应环境,发菌缓慢,引起杂菌感染,发生烂棒。2、季节安排不当:一是春栽黑木耳接种期安排过迟或秋栽黑木耳接种期安排过早,造成养菌期间超温,菌丝体内细胞质营养液流出,受到环境因素的影响,表现吐黄水现象。出现吐黄水的栽培袋,袋内其他菌丝被粘液包围,生理活动受到限制,菌丝逐渐死亡,高温高湿条件下各种杂菌趁机感染。二是秋栽黑木耳栽培季节安排过迟或春栽黑木耳接种期安排过早,发菌期间气温低于20℃,菌丝生理活性低,发菌缓慢,不能迅速地占领培养料,引起杂菌感染,导致菌棒腐烂。3、养菌期间管理不当:发菌前期黑木耳菌棒所处的室温较低,引起个别接种穴菌丝死亡,感染杂菌;发菌后期,气温渐渐升高,加上菌丝体呼吸作用放出热量,当气温超过25℃时,没有及时采取通风降温措施,发生烧堆闷菌现象;另外发菌期间通风不良,不能有效地排出培养室内的CO和其他有毒气体,使菌丝活动受阻,活力下降,引起杂菌感染。4、耳棚未清理干净或靠近污染源:生产中使用旧耳棚,在采耳过程中培养基、子实体及已受感染的塑料袋及其它污染物未清理干净,耳棚未经过消毒,成了杂菌繁殖的培养基;有的耳棚直接靠近污染源或使用了被污染的水,直接产生杂菌,引起菌棒腐烂,造成经济损失。5、出耳期间水分管理不当:在木耳原基形成期,浇水过早,木耳原基未封住划口,水流进或渗入划口内,造成感染。木耳原基分化期,刚形成的子实体原基处于芽孢状态,芽孢因吸水过多而发生细胞破裂,划口处菌丝停止生长而退菌,形成的子实体原基失去菌丝营养供应而停止生长,造成霉菌感染或流耳。6、耳棚内通风不良:耳棚选址不当,或棚顶、棚周覆盖物太厚或通风不及时等原因,使耳棚内缺氧,CO和其它有毒气体积聚,木耳菌丝生活力下降,子实体生长缓慢或停止生长,为杂菌繁殖生长提供条件,发生烂耳或流耳现象。7、采耳过晚:黑木耳子实体营养丰富且又是胶质状,采收不及时,子实体老化变薄,失去弹性,不但质量差,而且极易产生霉菌,造成流耳、烂耳现象。二、应采取的对策1、选好菌种:选择菌龄在35天~45天,发菌良好、菌丝洁白,生长粗壮,抗杂性强、产量高、耳片大、肥厚、颜色深的黑木耳菌种。经过试验,在生产中表现较好的有Au01、Au02、Au03、Au04等菌株。2、科学安排栽培季节:黑木耳栽培分春栽和秋栽,秋栽接种期一般安排在8月~9月,当气温低于30℃时接种,春栽接种期一般安排在旬平均气温上升到20℃往前推60天~65天接种,不同地区应根据海拔高度不同适当提前或推后。3、适温养菌:黑木耳菌丝在发菌阶段需在完全黑暗的条件下进行,发菌温度在5℃~36℃之间,最适温度为24℃~28℃,秋栽黑木耳在发菌的前期和春栽黑木耳在发菌的后期,当气温起过25℃时,每项天至少应给培养室通风2次~3次,且晴天通风须在早晚进行。另外春栽黑木耳在发菌前期,当气温低于20℃时,应给培养室加温,使培养室温度达到22℃~24℃。4、管理科学:黑木耳在不同的生长阶段对温、湿度和通风的要求是不同的,在木耳原基形成期,保持相对湿度在80%左右,并适度通风;在原基分化形成期,珊瑚状耳芽相当幼嫩,保持相对湿度80%~90%,此时如果湿度过大,应立即停止喷水3—5天,耳基稍干后再浇水,在子实体生长阶段,为促进耳片快速生长,要坚持三干七湿的原则,加大通风,干湿分明,相对湿度保持在90%~95%之间。5、适时采收:当子实体耳片充分展开,边缘变薄,耳根收缩、八分成熟时采收。采收时一手握住菌棒,一手捏住耳根,轻轻旋转,不能在菌棒上留有耳蒂,以免引起杂菌感染。
石榴木蠹蛾属鳞翅目,木蠹蛾科,是石榴树上常见的害虫,对石榴树有很大的危害,下面一起来了解石榴木蠹蛾的防治措施。石榴木蠹蛾危害石榴木蠹蛾以幼虫蛀食树干和枝条,使被害处以上的枝条黄化、枯死或折断,不能正常结果,即使结果也不能成熟。石榴木蠹蛾的发生规律石榴木蠹蛾成虫体灰白色,前胸背板有2—3对黑纹呈环状排列,前翅密生有光泽的黑色斑点。幼虫体较大,前胸背板黑斑分开呈翼状,腹末臀板为暗红色。石榴木蠹蛾—年发生2代,以幼虫在枝条内越冬。第1代成虫于5月上中旬出现。第1代幼虫为害的枝条6—7月出现症状。第2代成虫于8月初至9月底出现。石榴木蠹蛾的防治措施1、灯光诱杀成虫有趋光性,可在石榴园内安装黑光灯诱杀成虫。2、药剂防治在幼虫蛀入前,用50%久效磷1500倍液局部喷雾,或在幼虫蛀入后有新鲜虫粪排出时,用敌敌畏乳油10倍液注入孔内,然后用泥将蛀孔堵死。
养牛过程中,经常出现各种疾病,对牛的生长有很大的危害,如牛腹泻带血。那么牛腹泻带血怎么回事?吃什么药好?下面就给大家介绍牛腹泻的可能原因以及治疗药剂。1、霉菌性胃肠炎主要由饲喂发霉饲料引起的霉菌性胃肠炎,病牛精神萎靡,食欲减退,反刍减少甚至停止,持续拉稀,粪便恶臭,混有泡沫、黏液和血液,但体温不升高。治疗药剂:每次可灌服0.9%食盐水2500-4000毫升,每日2-3次,同时供给新鲜青绿多汁饲料。重者需静注5%葡萄糖氯化钠注射液1000-3000毫升、VC2-4克。2、中毒牛饲喂过酸的青贮料、酒糟,易引起瘤胃酸中毒。病牛精神沉郁,结膜呈淡红色,食欲减退甚至废绝,初期排灰色稀粪,继而转为绿色泡沫状水泻,如不及时治疗最后便血死亡。治疗药剂:取石灰50-100克,加水1000-1500毫升,充分搅拌静置沉淀5-10分钟,取上层清液,一次灌服,每日3次,连用2-3天。重症者需静注10%葡萄糖酸钙注射液200-400毫升。3、细菌性胃肠炎牛由于采食脏物、污水,极易引起细菌性胃肠炎。病牛精神沉郁,体温升高,食欲、反刍减少甚至废绝,持续拉稀,初期排粪如喷射状,后期排粪乏力,粪中混有泡沫、黏液和血液。治疗药剂:可用大蒜60克,捣碎,加适量水灌服,每日3次;严重时肌注氯霉素,每公斤体重每次5-10毫克,配合内服磺胺嘧啶,首次量每公斤体重0.2克,维持量为0.1克,每日2次。4、过劳主要是耕牛品种,开春后突然负重役,则筋骨和脏腑均易受伤。表现症状为食欲减少或废绝,长期持续拉稀,粪中混有泡沫、黏液和血液,但体温不升高。治疗药剂:可取苏木50-75克,水煎候温,加入切碎的鲜铁树叶50-75克,1次灌服,每日3次,连服3-5天可愈。5、寄生虫某些寄生虫寄生于胃肠道的破坏消化道粘膜,造成出血的现象,随粪便排出,如小袋纤毛虫等。其特征为腹泻、便血、衰弱和消瘦,结肠和盲肠呈溃疡性肠炎病变,严重时可引起死亡。治疗药剂:阿维菌素和伊维菌素,有片剂、针剂、粉剂等。片剂:5mg/片,采用口服,每35kg体重用药2片;针剂一般5毫升(0.05g)装,采用皮下和肌肉注射(切勿静脉注射)每kg体重用0.02ml;粉剂,灌服或拌料,每kg体重0.3g。总之,牛腹泻带血的原因很多,养殖户可根据日常牛的饲喂、饮水以及牛的反应判断是哪种疾病引起的,及时对症治疗,避免出现更大的损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