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省广大农民朋友们:大家好!春节将至,农村地区人员返乡和聚集性活动增加,将进一步加快新冠病毒传播的速度、加大疫情防控的难度。为维护好广大农民朋友生命健康安全,确保大家度过一个安乐祥和的春节,在此,我们提出倡议如下:一、健康安全返乡。倡导返乡人员提前做好健康监测,确保在健康安全状态下返乡,如身体不适请尽量延后返乡,不建议老年人、孕妇、儿童等免疫力较弱的人群进行长途返乡,返乡途中应佩戴口罩、勤洗手,返乡后应第一时间向村委会报告。节日期间,倡导电话问候、微信祝福、视频拜年等形式,非必要不串门、少聚餐。倡导红白事简办,切实降低人员聚集带来的疫情传播风险。二、关爱自身健康。每个人都是自己健康第一责任人,如出现发热、干咳、乏力、咽痛等新冠病毒感染典型症状,应及时进行检测,并密切监测健康状况,出现症状加重时,及时去就近的村卫生室、乡镇卫生院就诊。60岁及以上老年人、具有较严重基础疾病人群和免疫力低下人群等重症人群应尽快完成全程接种和加强免疫,降低重症发生风险。三、提高防护能力。增强防护意识,养成文明健康生活习惯。坚持规范佩戴口罩、注意咳嗽礼仪,做到勤洗手、频消毒、常通风、多运动,在公共场合保持1米以上社交距离。保持生活规律和充足睡眠、健康饮食,保持良好心态。尽量不去或少去集市、庙会、灯会、棋牌等人群密集的场所。做好房前屋后卫生环境清理,做到垃圾日产日清,以干净卫生的村庄环境助力疫情防控、迎接佳节到来。四、科学有序诊疗。科学理性对待新冠病毒感染,按需购买防疫物资和药品,不盲目购药、囤药,科学合理用药。对于无症状感染者、轻型病例采取居家治疗、不外出,居家期间尽可能减少与家人接触;症状明显的,就近到基层医疗卫生机构获取健康咨询、用药指导等服务;出现多日持续高热、呼吸困难等情况的,及时就近到医疗机构就诊。五、积极接种疫苗。疫苗接种仍是目前最有效的预防措施,可以显著降低重症率和死亡率。请尚未接种或尚未全程接种新冠病毒疫苗的农民朋友尽快预约接种。已经完成全程接种、达到加强免疫间隔的,及时接种“加强针”。保护好“一老一小”,特别是高龄和有基础疾病的群体,一定要及时接种,尽早获得免疫;3岁以上儿童的监护人要及早带孩子接种疫苗。 六、关心身边邻居。积极参与农村疫情防控,在做好个人防护的前提下主动关心关爱、探视探访邻里,为有需要的乡亲提供代买生活用品、紧急送医等力所能及的帮助,将富余的治疗药品、口罩、消毒用品等分享给急需的乡亲。让我们守护好个人健康第一道防线,增强防护意识,共同守护健康辽宁。最后,衷心地祝愿您和家人平安健康、阖家幸福、万事如意!
摘 要 前期我市大部地区积温不足,作物发育进程较常年稍 慢。当前粮食作物处于灌浆关键期,预计未来十天平均气温较常 年同期偏低 2℃左右,平原地区为 16~18℃,东部山区为 14~ 16℃,预计低温天气将使玉米、水稻灌浆和大豆鼓粒速度放缓, 尤其是 9 月 1~2 日、6~7 日时段的东部冷凉地区,需加强防范。一、当前作物发育期 春播以来(5 月 1 日至 8 月 27 日),全市平均≥10℃有效积温 为 2498.8℃∙d,较常年偏低 31.7℃∙d。 受积温不足影响,全市 大部分地区作物发育进程较常年同期偏晚 2~8 天。当前,我市水 稻处于乳熟期,玉米处于乳熟期或腊熟期,大豆处于鼓粒期,为产 量和品质形成的关键阶段。 二、未来十天天气预报 预计未来十天全市有 2 次降温过程(9 月 1 日、5 日前后), 气温总体偏低 2℃左右,平原地区为 16~18℃,东部山区为 14~ 16℃。日平均气温持续低于 15℃,会影响水稻籽粒灌浆和大豆鼓 粒速度;日平均气温持续低于 16℃,会影响玉米灌浆速度,预计 9 月 1~2 日、6~7 日我市山区、洼地气温低于 15℃,不利于水稻、 玉米、大豆灌浆,其他地区温度虽偏低,但平均温度仍高于 16℃, 对灌浆无明显影响,但灌浆速度将放缓。 三、农业关注重点与生产建议 1.关注持续低温对水稻籽粒灌浆的影响。建议适当增加灌水 深度,昼排夜灌,减轻低温天气的影响。 2.关注前期积温偏少、近期气温转凉对作物发育进程偏慢的 影响。低温天气可能导致生育期延迟、成熟期偏晚,增加后期遭 遇早霜冻的风险。尤其是积温需求较高的水稻和花生,建议适时喷洒磷钾肥、芸苔素等叶面肥促早熟。 3.关注低温对病害侵染的影响。低温会降低作物对病害的抵 抗能力,尤其是水稻正值乳熟期,穗颈和枝梗较嫩,易感穗颈瘟, 要及时巡田防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