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益农
益农网首页|关注益农|客户服务 | 下载APP
您所在的位置:益农网首页 > 涉农政务 > 农业快报
农业快报 AGRICULTURAL NEWSFLASH

鞍山:每个县都有让农民四季增收的拳头产业

农业快报2016-01-29  来源:益农网

“别看咱是农民,我和媳妇挣得和你们很多城里人差不多,每年都能有10来万元。”118日,望着鸭棚内嘎嘎叫的鸭雏,台安县西佛镇的养鸭户黄华满脸洋溢着自豪。黄华说:“从鸭雏到出栏,每年出栏八九批鸭子,一年四季都挣钱。” 

 

眼下正值隆冬,本该是农民猫冬时节,而鞍山不少农民却还在忙着挣钱。鞍山农民四季挣钱,应该说得益于鞍山市委、市政府对“三农”工作的重视,得益于鞍山大力推进“一县一业”建设,促进了农业增效、农民增收。鞍山依托海城南果梨、台安鸭鹅、岫岩食用菌三大产业,走出了一条让农民一年四季都可增收的新路子。 

 

海城南果梨 一季采果四季卖钱 

 

临近过春节的时候,海城市接文镇王家堡村在北京新发地市场经营南果梨生意的村民们就将陆续回家过年了。今年31岁的王华东是王家堡村的坐地户,王华东的爷爷是村里有名的南果梨技术员,受家庭熏陶,王华东成家后依旧靠着南果梨产业为生,家里有南国梨树1000多株。 

 

2012年,海城市政府与北京新发地农产品批发市场联建起了海城农产品销售厅。打那年开始,王华东每年都提前租下摊位和恒温库,将自家的以及他从周边农户家收购的南果梨打进北京市场。这两年,销量逐年翻番。从去年10月到今年1月,从王华东手中销售的南果梨就达到了50万公斤。 

 

海城南果梨产业规模大,从业人员多。为了让南国梨产业真正成为一项富民增收的产业,2015年,海城市首次以政府文件形式编制下发了《关于推进南果梨产业提升发展的实施意见》,并组织开展了海城市“中国南果梨第一县”国家级荣誉评定工作,邀请中国园艺学会多名国内知名专家到海城,召开“海城市南果梨产业发展高层论坛”,对海城市的南果梨产业发展进行综合评审,最终由中国园艺学会评定海城市为“中国南果梨第一县”。 

 

去年,海城市组织创建了天鹰南果梨农业示范区,建设了星洋南果梨合作社省级精品果园一个,开展了海城市级南果梨示范园评选,2014-2015年度共创建示范园20个。 

 

为适应市场经济发展,近年来,海城大力培育南果梨产业农民专业合作经济组织和龙头企业。目前,海城市南果梨专业合作社已发展到120个,会员达到5万人,有4家市级龙头企业,年贮藏加工鲜果能力达8万吨,年销售收入实现5亿元。海城市天鹰果业有限公司建立直属生产基地5000亩,带动果农200户,形成了“公司+合作社+基地+农户”模式,为海城市林果产业化经营起到了示范作用。 

 

目前,海城种植南果梨28万亩,产量18万吨。南国梨产业同时带动了果业相关生产资料的供应及果品运输、包装、贮藏、销售等相关产业的发展,累计带动从业人员25万以上,综合产值达15亿元。南果梨产业成为海城东部山区农村经济发展的特色主导产业,也是山区农民增加收入、建设富裕新农村的支柱产业。 

 

台安鸭鹅 让农民高唱致富歌 

 

这几年,台安农村兴起了养鸭鹅热。台安镇西岗村农民范吉明从事肉鸭养殖已经3年了,一批肉鸭出栏收入在15万元以上,面对如此丰厚的养鸭收入,2015年,他又在原有10栋鸭舍的基础上新建了7栋,家中的存栏肉鸭达10万只。 

 

范吉明说:“养鸭子不分季节,他养的鸭子都是上了‘保险’、有‘身价’的,只要能养到出栏,稳赚不赔。”范吉明说,他已经和县里的一家肉鸭深加工企业签订了协议,养多少肉鸭企业就会收购多少,并且企业对每只肉鸭还给出了保底价。这样一来,台安农民的收入自然“节节高”了。 

 

一个农事产业的发展需要一个或几个龙头企业作支撑。台安英达禽羽集团董事长杜忠武说,20147月,企业引进了一条加工鸭绒的生产线,加速了台安鸭鹅产业的转型升级。杜忠武说,之所以引进这条生产线,就是希望完善整个生产深加工的产业链条。“我们与波司登旗下的羽绒加工厂家合作,利用这条鸭绒加工生产线直接做成成品鸭绒内里,再出售给大品牌的羽绒服生产厂家。” 

 

近年来,台安以产业化为方向,以龙头企业为核心,全力做好鸭鹅产业链条建设,初步形成集种雏繁育、饲料加工、基地建设、产品深加工及全程技术服务于一体的产业体系。目前,台安已建成种鸭、种鹅饲养场8个,年孵化能力达到2亿羽以上;拥有六和、大信恒丰等饲料生产企业16家,年生产能力达到50万吨;发展了六和集团、九股河集团、英达禽羽集团、丰达食品等鸭鹅产业龙头企业6家,年加工能力达到2亿只,带动农户近万户。 

 

岫岩食用菌 为农民撑起致富伞 

 

117日,在岫岩满族自治县的“百菇园”里,映入记者眼中的除了连绵不断成片的蘑菇大棚外,还有高兴得合不拢嘴的种菇大户栾燕的笑脸。这个笑脸,是岫岩从事食用菌的生产及与生产相关的10万多产业大军的缩影。如今,蘑菇产业已成为岫岩农民致富的支柱产业。 

 

栾燕说,每年冬季,她主要做滑子蘑和香菇的菌种,其他几个季节种植蘑菇。她家蘑菇种植大棚约有16个,加上制作菌种的实验室共120余亩地。现在,她一年卖菌种再加上种植蘑菇,年收入能达到50万元。 

 

据介绍,岫岩总面积4507平方公里,森林覆盖率达到69.7%,其中,有柞蚕场200万亩,柞蚕场5年需轮伐一次,每年伐下枝材40万吨,可种植木腐食用菌4亿盘(棒)。岫岩每年自产农作物秸秆30万吨,稻草2万吨,牛粪和鸡粪50万吨,这些都为岫岩草腐菌生产提供了丰富的原料。 

 

眼下在岫岩,食用菌生产已形成了“一条线,三大片”的区域布局,“一条线”是以张庄公路为主线,建成年生产能力500吨以上的标准化生产示范区200多个;“三大片”是以桓盖线为界,形成南部乡镇草腐菌主产区、中部乡镇滑菇主产区、北部乡镇香菇主产区。截至2015年底,岫岩已发展超百万盘(袋)食用菌生产基地100多个,专业村30多个,成立了高标准的食品工业园示范区,有力推动了岫岩食用菌产业由零星种植向集群化、标准化种植方向转变。岫岩食用菌生产目前已覆盖到全县26个乡镇区的4万多农户,人均年收入过万元。

 

版权提示:益农网 平台尊重与保护知识产权,若发现平台文章存在版权问题,请及时与我们联系并处理。

免责声明:本文部分内容和信息来源于国际互联网,本文转载出于传递更多信息和学习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如转载内容涉及版权等问题,请立即联系管理员,我们会予以更改或删除相关文章,保障您的权利。对使用本网站信息和服务所引起的后果,本网站不做任何承诺。

客服电话 :024-88042200转811

Copyright © 2014-2024

Powered by www.ynw360.com

辽宁新益农信息科技有限公司

All Rights Reserved.

备案号:辽B2-20150265-1

关注官方微信

联系电话 :400-6666-838

联系客服周一至周日09:00-17:00